俗話說,種一棵樹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你不是必要等到真正覺得口才對你有用的時候才去鍛煉,現在先開始鍛煉,以后你一定會感受到說話的力量。
俗話說,種一棵樹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你不是必要等到真正覺得口才對你有用的時候才去鍛煉,現在先開始鍛煉,以后你一定會感受到說話的力量。
正如TVB那句經典臺詞: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將成為呈堂證供。是的,你可以不說話,但你會說話跟不會說話,將會成為影響你生活好壞的“呈堂證供”。把自己從能說話,變成會說話,再變到說好話,一旦你掌握到個中的訣竅,你就會領略到說話對我們的用處。
口才基本組成
好的口才,一定要由三個方面組成:良好的心態,熟練的技巧,儲備的知識。擁有好的心態,懂得運用技巧,加上知識的支撐,才能組成有效口才。
這三個要素,從不同的層面影響著我們的說話能力。有些人私底下口若懸河,面對人群的時候卻啞口無言,就是因為缺乏膽量,不夠自信;有些人心態平時挺好的,卻說起話來總是詞不達意,就是缺乏某種表達能力;而有些人膽量有了,也敢于開口了,卻說出來的話沒有什么內容,給人感覺印象不深,就是缺乏相應的知識,肚子里沒墨水,或者缺乏閱歷,沒事可說。
所以提高自己口才,一定要從這三方面著手鍛煉。先說說如何培養良好的心態。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為什么缺乏勇氣呢?不外乎就是認為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的外表,學識,能力等方面上不了臺面,擔心自己的一言一動會惹起別人的嘲笑,于是只好卷縮在一角不敢輕易發言了。
當然,還有些人天生內向,長年累月很少接觸他人,又缺乏豐富的社會閱歷,從而養成了不敢開口的習慣,覺得“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為了避免損害個人形象,所以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能少說話就盡量少說話,以致造成自己適應不了說話的情況和感覺,從而缺乏表達的勇氣。
然而有些事情,越是去逃避,則越是缺乏實踐的機會;沒有實踐的機會,就得不到相應的鍛煉,生活的圈子永遠都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里,自己又怎能進步呢?
你不妨將自己的興趣、嗜好、才能、專長等方面全部列在紙上,看看自己目前會的事情是哪些,不會的事情是哪些?做得好是哪些,做得很吃力的又是哪些。記住,千萬不要跟別人對比,一定要跟自己比較。
例如你寫文章比起做手工更得心應手的話,說明你在寫文章比做手工更有潛力。相比看一些經濟方面的新聞,你更喜歡科技方面的東西,說明你的興趣集中在這些事物上面。列出一張表,看看自己到底是這樣一個人,然后從擅長的方面培養信心,再一步一步慢慢提高自己,長此以往,你的自信心就會積累到一定程度了。
當你有了自信,自然就要出去實踐,鍛煉自己。對于這方面,我只能提供三個建議,你去不去做,會不會行動,就靠你自己有多少沖勁了。
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所謂熟練的技巧,就是你的說話技巧和應變能力。在生活中,我們所說的話,基本上可以涵蓋以下那個方面:
你當然可以針對性的提高這些說話能力,正所謂缺什么補什么。但我相信,只要你說話的基本功鍛煉到一定程度,那么提高這些能力也只需要“舉一反三”而已。那怎么鍛煉這個基本功呢?
這六種訓練方法,基本可以涵蓋鍛煉說話的八大類別
逐一提供訓練這些方法未免太繁瑣,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通過這六個方法鍛煉口才。
首先,準備一段材料,我建議是一篇演講稿,幾百字就可以,然后大聲朗讀它,從開始讀得磕磕碰碰,一直讀到流利順暢,而且一次要比一次讀的快,直至自己能達到的最快速度。這時你的口腔肌肉得到鍛煉,聲音也敢于由內而外發出來,這跟大聲歌唱無異。而且當你用最快速度把文章讀出來,你的思維也會連貫起來,這是速讀法的運用。
好了,當你拿起這篇演講稿就能用最快的速度讀下來后,是時候背誦它了。我相信你讀了這么多遍后,你多多少少都會記得這篇演講稿的內容。但我不會刻意背誦,因為當你讀得多了,你的大腦自然就會背起來。我十年前背的古文,到現在都可以流利,一字不差背出來,就是因為當時我讀了幾十遍,每一篇都是用大聲的速讀法來讀。
但為什么要背誦呢?想一想主持人每個節目的開場,是不是都有開場白?“各位觀眾,歡迎收看XXX,感謝XXX對我們的大力贊助,接下來我們為你們奉上最精彩的表演!”這個開場白,一旦你熟悉了,有了這個框架,就算主持其他節目,只要把這句話的詞匯換一換,再加上適當的話,又可以拿來用。沒錯,背誦的作用就是積累說話的框架。只要這些框架多了,你的語庫自然豐富,面對任何場合,說話自然手到拿來。適當積累一些不同場合說話的架構,如祝酒詞,自我介紹等,很有用處的!
但我們不可能死記硬背這么多東西,一定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你就要復述它了。當你把一篇演講稿背熟了之后,就用你理解的方式把它復述出來。剛開始你可能復述的不是那么好,不是遺漏那個地方,就是漏掉那個段落,沒關系,隨著你不斷重復的復述,你對這篇文章越來越熟悉,你的復述就會越來越有感覺。同一個意思,你可以用其他句式表述出來,這就是復述的力量。復述,就是用你自己的話,表達其他人的意思。以后當你這個能力提高了,就不需要以背誦來建立說話架構打基礎了。看了一篇新聞,你就能夠很容易給人復述出來。但如果你不經過背誦——復述這樣的對比訓練,你是很難掌握到那種復述的好壞感覺的。
有了復述的語言練習,那么進行描述鍛煉,也只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而已。如果復述還有材料讓你參考,那么描述,你就是發表手資料的那個傳播者。你看到一件交通意外,去過某個漂亮的地方旅游,別人都不知道,這時你的描述就派上用場了。
描述跟寫作文很像,把重點的部分著重說出來,次要的部分就輕描淡寫一些。這跟你的觀察力有關。例如你看到一棟宏偉的建筑物,你要怎么透過說話去讓聽眾感受到那種宏偉,這就需要你的話要建立在很好的觀察上,連你自己都不知道那個東西是什么樣子,怎么講給別人聽呢?
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象力也很重要。把你不太了解的部分,通過想象力來彌補其缺失,對于說話也有很大的輔助作用。至于你能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很好的說出來,也跟描述能力有關。怎么提高呢?多做看圖說話的練習,就可以了。這個“看圖“,在生活中俯拾皆是。以后你面試,HR讓你說一說你以前的工作是怎樣的,就會用得著你的描述能力了。
至于模仿,顧名思義,模仿說話厲害的人的說話方式,但我有更好玩的鍛煉方法,怎么做呢?回到上面的方法來,把你讀的那篇演講稿,模仿各種喜怒哀樂的語氣說出來。這種事,臉皮薄一點都不愿意做。明明文章這么嚴肅,卻讀得好像遇到喜事那樣,你就會覺得很別扭。這種別扭,就是阻礙你跟人說話的因素。當你把一篇原本很嚴肅的文章,可以讀出高興,傷感,憤怒的感覺時,無形中會鍛煉你的臉皮的!一旦你能夠做到這樣,適應了,就不怕丟臉了。
最后講故事,就是綜合了前面五種方法的練習。畢竟一個好的故事,不能給你提供復述的材料,你也可以復述出來給別人聽,還可以學會故事中如何描述一件事和一個人。然后通過模仿,學會故事中的角色用什么語氣說話,最后,你的口才自然會大大提高了。
這種訓練,按照這個流程我建議一星期拿一篇文章出來練習就足夠了。經過一個月的堅持練習,你說話的技能就可以提高不少。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經常多說多講,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口才。還有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行動起來!
更多有關口才資訊的信息請關注我們,在線老師會免費提供試聽學習資料,在線預約可享受課程優惠,點擊進入【亮劍口才教育】網站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