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風控制:通過嘴型微調控制好口風,使氣息集中地通過吹孔流入笛管。吹奏低音需要的氣流較多,口風應略大且出氣孔的兩側有控制:吹奏高音需要集中的氣息,口風應縮小且有聚在一個點上的感覺。
2.吐氣控制:吐氣控制體現在力度的掌握、聲音的持久和音準的控制上,其結果直接影響到音質的好壞。長笛演奏的運氣要講究科學性,這與美聲歌唱的運氣方法是相通的,即“深沉、緩慢、熱情“。
3.吸氣控制:在演奏過程中吸氣要做到輕松、飽滿。吸氣就要做到氣沉丹田、打開口腔、打開喉嚨,在像氣球充氣一樣。
4.顫音的運用:在長笛演奏中巧妙運用顫音,來表達樂曲情感、增加樂曲內涵和豐富樂曲感染力。這就如同歌唱家在演唱歌曲時優美的顫音,可以表達歌曲的思想情感和深刻內涵,同時也產生了豐富的感染力,在樂器的演奏中也同樣如此。
一個好的音色與呼吸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必須要掌握一個正確地呼吸方法。一個正確地呼吸方法可使音色飽滿、樂句完整、顫音幅度變大、音量對比度增大,從而對樂曲演奏的完整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個正確地呼吸方法應該是胸腹式呼吸法。這種方法有著的儲氣容量,也有著腹部肌肉的控制,對演奏者來說是最理想的呼吸法。但要真正掌握正確地胸腹式呼吸法,還必須掌握正確要領,認真地練習,這樣才能運用自如。通常人們用氣時找不到吸入腹部的感覺,只知道吸入肺部。以下有三種方法可以練習:
首先要把身體彎曲呈90度,把兩手放在腰部,然后慢慢地吸氣。這時腹部一周應向外擴張,使氣充滿,而胸部并沒有氣。這樣做可以阻礙氣流吸入肺部。如此反復練習,即可找到腹部控制用氣的感覺。
顫音在長笛演奏中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用來表達樂曲的情感、內涵和起著表現豐富感染力的作用。就像一個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歌曲時,如沒有優美的顫音,就無法表達歌曲的思想情感和樂曲的深刻內涵,同時也不可能有著豐富的感染力,在樂器的演奏中也同樣如此。
顫音有許多種,一種是顫音的頻率很快,但幅度很小,聽起來像是抖音。這種顫音是沒有控制的、是機械的、是不動聽的,同時也沒有感染力。第二種是幅度過大,頻率較慢,它的幅度幾乎是個半音,聽起來不柔和、不悅耳,沒有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