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速記怎樣進行入門學習
發布時間:2021-08-19 15:43:15 已幫助:73人 來源:西安艾克森國際翻譯
在口譯學習中,一本好的教材是必須的,因為在初學階段,記憶一些已經成為慣例的筆記符號是可以極大提升學習速度的,筆記法和符號,已經處在整個口譯筆記學習過程的中段了,那么口譯速記怎樣進行入門學習呢?本文為大家做詳細的內容介紹。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口譯速記怎樣進行入門學習的具體內容介紹,有想要學習口譯的人員可以來做個相關的學習了解,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初學者最急于找到答案的問題。首先你要看前輩們如何工作,如何使用符號這一輔助工具的。很多學員最開始都躊躇滿志,認為自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確實,不乏這樣自學成才的學員,但畢竟口譯筆記是一套成體系的東西,雖然帶有明顯的個人特點,但還是有共性的,我們當時在翻譯室培訓時前輩們都要給你指點一下,告訴你輩輩相傳的大概格式,會跟你分享他們得心應手的一些符號,這樣會節省你很多自己摸索的時間,也會給你很多啟迪,這樣你可以按照這樣的套路自己去摸索其他的筆記符號。所以,這也需要“師傅領進門”,修行是后續的工作,對吧?所以,建立自己的口譯筆記符號庫,一定參照他人特別是前輩們的,也算“取其精華”吧,然后根據跟人的特點再針對性地創造自己便于使用的符號系統。
符號一定要少而精,要盡可能少用漢字或英文單詞,多用聯想式筆記符號,也就是圖片式記憶符號。其實,這個很好理解,當我們接收到“大海”“高山”“毛”這樣的漢語詞匯時,你的大腦中出現的不是漢字,而是圖片、形象,對吧?所以,形象筆記法是筆記系統的核心。
2、這個熟悉并能順暢使用速記符號的過程,大概要花多長時間去訓練?
創建筆記系統后還有一個熟練應用的習得過程,就好比是游泳。書上關于游泳的理論不多,但是你要真正下水去實踐,找出問題才能掌握各種技巧。同樣,熟悉并順暢使用符號也需要大量的練習,熟才能生巧。這個過程因人而異,大部分學生會需要3、4個星期的時間,如果比較有悟性的話,2個星期也是有可能的。這還要看你的知識面,如果你知識面很廣,一句話下來你可能都不需要動筆去記或只需粗略溝一兩筆,自然你的筆記壓力就很小。
3、如何讓自己的筆記更加有條理有邏輯,不至于自己回頭再看的時候都分不出前后順序?
這首先取決于你的聽力理解能力。筆記其實是你大腦對信息邏輯分析的書面體現而已。而邏輯分析能力又取決于你的知識面、快速反應能力等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你在收聽關于探月工程的中文或者關于國際空間站的英文節目時,你可能沒有多少背景知識或相關技術知識,你可能都聽不清楚原文的邏輯脈絡,何談筆記的條理和邏輯?所以,一定要擴充知識面,平時加大報刊的閱讀面和量,雙語要齊頭并進,不能有所偏廢。知識面解決了,剩下的工作就好辦了。
當然,由于筆記有個人的特點,小編建議:那就是主干記在左側,非主干,包括從句,介詞結構等等記在右側,如果從句中又有從句或介詞結構,那就依次梯形上記或下記,翻譯的時候是層層逆向行文,這樣基本可以做到一氣呵成,也不會倒句子。
4、在做筆記的時候,如何分配筆記與腦記的份額?是應該腦記多一點,還是這個因人而異?手腦如何才能配合好呢?有什么漸進的學習方法嗎?
實際工作過程中70%到80%是以腦記為主,所謂腦記就是主要放在聽懂上,眼睛要離開紙面,不要緊盯著自己在寫什么,筆記隨手記下邏輯點和中心詞匯。當然,也有人手寫速度很快,可以多依賴筆記,但不管比例分工如何,都要以腦記聽懂為主,否則記了一大堆單詞或漢字,卻不知其間的邏輯關系在哪,那就得不償失了。關于手腦的配合問題,其實很簡單。大家不妨先從記憶力練起,要學會如何集中注意力去接收分析收聽到的信息,找出邏輯關聯點,聽一段后根據腦記邏輯關聯點回想并復述所聽內容。全篇腦記練習結束后再動筆將同一篇文章做筆記練習,你會發現筆記的內容跟你腦記的那些邏輯關聯點有驚人的相似或者就是腦記的書面版本而已,這時可以說你的手腦配合已經比較合理了。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辛苦練習才行。
5、短時記憶應該如何訓練加強?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方法可以逐步增強記憶力的嗎?
短時記憶力的訓練就是腦記訓練,也就是有人所稱的“無紙翻譯”訓練。一開始可以從中文廣播節目練起,把節目錄制下來,這樣可以反復收聽,找出漏聽誤聽的內容,當然,網絡上的音頻節目全都可以拿來為己所用。是能夠找到中英文對照的音頻節目,先做中文的記憶力復述練習,消化吸收后,再做英文的記憶復述練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再次聽中文,按照剛才你所收聽到的英文表達將你腦記的中文內容翻譯成英文,對照英文材料,看自己譯文還差在什么地方,要盡可能模仿英文的表達模式,這樣才能提高漢譯英的水平。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邊聽別人說話邊在腦子里摘記要點、邏輯點,而不要象以前那樣只是隨意去聽,要“用心”去聽。短時記憶也要循序漸進,不能盲目求快,最開始可以一兩句一停,然后逐漸加長至一段甚至全篇,幫助自己逐步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