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黃帝內經培訓課 2024-10-19 09:40:16
黃帝內經培訓班
【課程介紹】: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由多人完成,約成書于戰國至秦漢時期,在東漢至隋唐時期仍繼續修訂和補充,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對后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該書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基本素材來源于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2]。
【課程內容】:
《黃帝內經》的基本概述、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五運六氣學說等等。
【課程收益】:
一、認識自己的身體并熟悉體血
二、熟知中醫常識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駕馭自身健康的能力
四、掌握一種全新的養生文化
【平衡】:
在《黃帝內經》里,經常會說到陰陽平衡。認為一個人的疾病發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陰陽失衡,而只要達到了陰陽平衡,任何疾病都能自愈。
這里的陰陽平衡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最重要的當然又是臟腑的陰陽平衡。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人體才能受納水谷,運化水濕,消化代謝乃至吸收。
如果人體的機能失衡了,不管是太過還是不及,都可以認為是陰陽失衡。體現在具體的問題上,就有可能是受納失固。
這個時候,即使你吃得再好再多,都不能被身體利用,也就無法起到健體強身的防病作用。
所以,中醫的養生里,不但有五行的生克規律,也有調理臟腑的陰陽平衡,那樣才能實現氣血沖和,臟腑堅固,也就是更接近陰陽平衡的本質。
【均衡】:
前面講了陰陽平衡,中醫養生的具體操作里,其實還應該把均衡單獨列出來。
這里的均衡,其實就是結合自己的身體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比如膳食的調整就最為明顯。
例如那些陰虛的人,就不大適合進食牛羊肉類,而腎陽虛的人,牛羊肉類卻又能溫養腎陽。這里面的均衡之道,就是比較具體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