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老師是孩子安全的保障。帶隊老師不僅僅是看管孩子,重要的是能夠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到孩子幫助。孩子之間的矛盾糾紛、想家的、鬧情緒的、任性的、嬌氣的等等,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應對方案,這都需要帶隊老師的智慧。
所以,選擇了解并信任的老師,是家長一定要慎重考慮的。不要輕易把孩子交給自己不熟悉、周圍親戚朋友也不熟悉的老師。同時,一定要加老師的微信或者QQ,要有老師的其他聯系方式。
參加夏令營,離開家的是孩子,不是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選擇,不可以生拉硬拽把孩子拖到某個夏令營,不要讓孩子帶著情緒進入夏令營。
美國心理學家沙利文說:隨著兒童的成長,人際關系方面的不同需求會一一浮現出來。
如果一個孩子在兒童中期到前青春期(6-14歲)這兩個階段不是熱衷于在現實生活中去找同齡人玩耍,而是寧愿一個人在家里上網打游戲,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
1、次參加夏令營的一二年級的小孩子,或性格內向的孩子,適合選擇熟悉的帶隊老師,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隨著活動的開展,會慢慢打開自己的內心,更放心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中。
2、挑戰類的夏令營,適合多次參加過夏令營的孩子和開朗活潑、喜歡冒險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挑戰
3、吃苦類的夏令營,普遍是孩子們都不想選擇的,但是是家長很想讓孩子參加的。比如軍訓、去貧困山區幫扶等。選擇這一類的夏令營,主要在于教練或帶隊老師的引導,否則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會讓孩子有抵觸情緒。所以要考量你所選擇的夏令營帶隊老師是否具備心理疏導的能力。
4、國外游學營重點在于讓孩子跳出自己的小圈圈看世界,防止坐井觀天,滿足于現狀。但也并非把孩子帶出國門就等于開了眼界,需要跟隨有經驗的帶隊老師具備客觀的態度引領孩子如何看待彼此各方面的差距。
5、主題類的夏令營,比如航天營、科技營、沙漠營、帆船營、游名校營等等,要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不能只考慮孩子是否和補習班的時間沖突,或者考慮價格問題,強迫孩子參加自己不喜歡的項目,不能為了讓孩子出去鍛煉而鍛煉,最重要的是心情愉快。
在暑期,給孩子選擇合適的一兩個夏令營,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和父母帶孩子出游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家長說,某某地方我們去過了,不需要再讓孩子參加去那里的夏令營了,其實這只是家長的片面理解。
教給孩子終生受用的生存技能和價值觀,讓孩子動手、動腦,發現教室以外的世界,努力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