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大學生在這個階段糾結的原因在于,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既沒有入校時既定的明確目標,大學期間也沒有對未來的職業有明確的規劃,恍恍惚惚到了畢業季才發現自己是迷茫的。
想知道未來怎么走,首先要明確每條路的利與弊,今天學姐就為大家來講講選擇考研、考公、出國、直接以及創業利弊,供大家在迷茫的時候參考哦~
如果你選擇考研,一定要先明確自己,能不能承受住壓力,別人都在工作掙錢,積累經驗,規劃人生了,而你還在為不明確的目標苦熬。要想清楚:
你為什么選擇考研?
比如你特別喜歡自己的專業,而且本科階段所學內容感覺完全不夠用,那么考研是一個好的選擇。你(你的專業)真的適合考研嗎?你的專業是實用性還是研究性的。
如果是實用性的那么考研沒什么必要,定哪個目標學校和專業方向?那考研有哪些利呢?
1、延緩壓力,推遲期的到來;
2、國家出臺了新的研究生擴招政策,考研相對容易,能夠拿到更高的文憑;
3、學術上有創見,可以沿著這個方向一直努力,畢業后獲得較穩定的工作。
考研的弊又在哪里呢?
1、研究生畢業后,壓力仍在,而且有了更年輕的競爭者壓力可能更重;
2、如果職業規劃不清晰,讀研期間未必能積累職業經驗,求職未必有利;
3、研究生擴招,學歷一定程度上會貶值;
4、研究生畢業或博士畢業后年齡偏大,失去年齡優勢,特別是女生,可能面臨更多的年齡歧視;
5、學術研究的層次越高,面可能越窄。
現在,在很多畢業生之間,也掀起了一股“公考熱”。畢業后,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又拿著一份可觀的薪資,壓力還比較小。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旱澇保收。因此,公務員就會成為一大選擇之一。
但是決定考公之前,要想想清楚:自己是否適合考公?如果決定考公了,應該如何著手準備?
考公務員的利
1、穩定的收入和生活,良好的福利保障;
2、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3、國家機構工作人員,本身帶著榮譽性質。
考公務員的弊
1、收入穩定,但沒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準;
2、管理更加嚴格,工作有越來越忙的趨勢;
3、有些機關人際關系復雜;
4、晉升有既定的軌跡,年限較長,容易沒有成就感,磨平斗志。
還是那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好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然后在自己的領域里不懈奮斗,做一行愛一行,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